中国母婴频道,母婴育儿亲子早教基地,为母婴生活保驾护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心理性格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出处:妈妈育儿网日期:2016-05-11 10:22:22编辑:cici

性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对性知识教育的障碍。大多数人对性问题处于无知状态,把性视为禁区,甚至与丑恶、下流相联系,谁要是谈到性,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遭到反对。

事实上,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性问题不能回避。如果这时缺乏有关的性知识或教育不当,就会导致身体健康或行为出问题。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人们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尽管社会的开发正在使这种观念发生变化,但它的影响还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青少年的性需求,家长一般都采用绝对回避的态度。然而,作为正常的生理需求的不到舒缓,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应该说,发生在青春期的精神问题,大多和性压抑有关。

第二,对黄色影视作品、黄色刊物等的影响过分夸大。如果养过猫、狗的人就知道,当动物进入青春期后,即使这些动物从小就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异性,它们也会表现出焦躁不安。人也是一样,青春期的孩子是因为有了性意识才会向往黄色作品,而并不是黄色作品导致了孩子的性意识。

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这一点,发现孩子喜好黄色作品或者和异性接触就觉得不正常,认为是坏孩子干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严重不良的后果。于是就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方式,试图隔断孩子接触黄色的东西,或者阻止与异性的接触。那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结果往往也不能达到目标。

对青春期叛逆的对策

面对孩子在生理、心理和技能上迅速成熟的过程,无论家长和老师都要在教育目的、手段和考核标准上,要进行深刻的改变。作为家长要把孩子的叛逆作为契机,而不是问题。所谓契机,就是当孩子独立要求作为其奋发向上的动力。

具体地说,我们应该满足孩子独立的要求,但有一点,他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实现独立的要求,而不能靠家长来实现。自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能再由家长来负责。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从鞭养期向放养期的转变。

就教育目的而言,我们关心的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它是否具有了谋生的能力。我们要改变那种“只要好好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管”的教育指导思想,而是“你是否学习我并不关心,关心的是你要自己养活自己”。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上什么学,学什么课,是否要请家教都是由家长规定的。到了青春期,我们就要培养孩子自我选择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由于担心孩子在自我选择中会犯错误,所以总是事事指导,使得孩子难以成长。我们需要认识到,在错误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因为他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自己的责任意识。

我们也要意识到。“只要好好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管”的教育指导思想是我们民族长期以来大一统社会所形成的教育文化,把读书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放弃了教育孩子获得谋生能力这个基本目标。

因为在封建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文凭是通向成功的必要之路,但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凭最多只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一块敲门砖。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谋生的本领。

就教育手段而言,要从直接施压转变到间接施压。在鞭养期我们靠的是不断的指导,孩子犯错就责骂,甚至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些方式曾经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但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有着强烈独立的要求,再用这些方式非但不能起到正面的效果,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家长必须意识到这种变化,孩子听到家长的反复的教导就会说:“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这还是对家长很客气的态度,如果孩子因为对抗而离家出走,也一点不足为奇,这样的孩子大有人在。

对于这些有着强烈独立意识但又缺乏独立能力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手段就是把生活的压力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建立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要实现从直接压力到间接压力的转变。

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在本网站“缺失的教育”中的“独立、成熟、责任”有更详细的内容。在现实当中,我们还会遇到孩子反叛、离家出走等具体问题,可以到本网站有关“对抗、叛逆”版块寻找更具体的内容。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