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以学习课本的知识为重点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上各种课外班上?上面说了,目前小升初对学校教的东西要求不高,有的家长认为就主攻孩子的课外特长、奥数、英语、科技教育吧。我觉得这是本末倒置!
谁都知道喝母乳喂养小孩好,但很大一部分母亲认为麻烦、辛苦、对体型再造不好等而放弃,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了,不喂了就喝婴儿奶粉吧,结果市场奶粉需求强劲,老涨价,最关键的是还老出事,现在市场上的任何一个牌子的婴幼儿奶粉都出过事,现在又回归了,在深圳很多家庭以每月8000元招聘乳母,供不应求。
小学教育和喂母奶其实一个样,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的教育教学任务应该在小学、初中完成,课外教育如此喧宾夺主,是目前北京小学教育中的毒瘤。早晚要颠倒过来,也一定会颠倒过来!
如果教育界产生了“三鹿”问题,那是每个家庭一辈子的损失,而且无法挽回。基于这样的理解和共识,如果家长择校,把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忠于职守高度负责放在本位而不仅仅是趋利而为,这才是最值得和最明智的,应该提倡。
这样小孩的基础教育扎实,顺应目前形势课外也不放弃,无论教育如何改革,我们都可以左右逢源,否则一旦突然哪一日教育又重新“吃上母乳”,我们却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了!
作为家长我也知道划片的普通小学不错,但不择名校耽误了孩子怎么办,心不甘!说白了,家长选择名校很大一部分是买个心理安慰,担心小孩输在起跑线。有一个理论我很赞同“如果一个风险只是你个人的那就是真正的风险,如果一个风险是大家都要面对的就不是风险”。
比如,中国股市2000多只股票都在涨,只有一只在跌,你买的恰恰是这只股票,那绝对是你巨大的投资风险;如果2000多只股票都在跌,你买的也不例外,这就是全体中国股民的风险,既然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风险,就没风险了,早晚还要涨回来,股市不可能完了。北京的教育也是如此。
北京未来进入好的中学的小学生平均不过25%,75%的学生,也就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状态是差不多的,按照这个理论,你是没有风险的。
目前,北京的高考升学率接近达到80%,绝大部分都能上大学,为什么全家人受累,在孩子如此幼小的时候展开比以往大学升学率只有不到10%的时候还要惨烈的竞争?你愿意看到自己的辛苦钱白白买个也许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吗?愿意看到自己的小孩备受学业压力的煎熬而变得脆弱、厌学、敏感和孤僻吗?
目前,大学生的平均心理疾患约为25%,部分理工院校接近30%,这决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中国小学生平均近视率超过30%,初中65%,高中85%,排名世界第二。触目惊心!
中国的父母最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只要一出生,实际上她们就立刻成为了父母们最大的“老板”——父母其实都在为孩子打工,父母所创造的一切终归都是孩子的。
然而,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特殊的期望,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承受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接受几乎“奴隶”似的重压,孩子们于是获得了既是老板更是奴隶的双重身份,在一种错综复杂的感情交织中孩子成长了,能不产生大量的问题吗,今天不爆发,那末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