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并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行为,也不是一旦出现就会永远保持的行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享意识以及分享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种差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分享。研究发现,年龄大的儿童较愿意分享,或显得较为慷慨。
也就是说,年龄小的孩子,分享意识不强,分享行为也较少。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在6岁前都是自私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含义。瑞士一项研究也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
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证实,2岁儿童还不能做出真正的分享行为,3岁儿童的利己趋向更明显。
二、3岁前的宝宝不必刻意进行分享教育
要求3岁前的儿童做出分享行为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的,刻意对3岁前儿童进行分享教育为时过早。
3岁前的孩子行为完全没有复杂的动机,他们会不会做出分享的行为,
只有两种可能:
1.孩子不喜欢这个东西,给不给你无所谓;
2.孩子不明白“我的”概念。
只有孩子明白了所有权的概念,才可以慢慢学会分享。
研究证明,3岁前的儿童,思维发展要经历混沌一体到主客分离到自我中心的历程,这种发展历程必然导致儿童先独占后分享,先利己后利他。